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,都是结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,但从法律角度讲,解除和终止存在非常大的区别。
现实中,公司也经常因为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和员工产生劳动纠纷,今天律小帅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劳动合同终止和解除的区别。
本期要点:
1.劳动合同解除VS劳动合同终止
2.赔付标准有何区别?
3.最后总结
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都是劳动合同所确定的法律关系的消灭,也就是双方不再存在劳动关系,双方之间也再没有权利和义务。
因正因如此,实操中许多公司会把二者混为一谈,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劳动纠纷。
1、阶段不同
劳动合同终止:劳动合同关系的自然结束;
劳动合同解除:劳动合同关系的提前结束。
2、具体条件不同
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:约定条件主要体现在合同期满的情形上,法定条件则为员工和公司主体资格的消灭;
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:约定条件主要是公司和员工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情形,法定条件是一些违法、违纪、违规等行为的出现。
3、预见性不同
劳动合同终止:一般可以预见,特别是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情形;
劳动合同解除:一般不可预见,例如员工违反公司章程制度。
4、适用原则不同
劳动合同终止:受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程度多一点,一般遵循民法的原则和精神;
劳动合同解除:受法律约束的程度较高,更多地体现社会法的性质和国家公权力的介入,体现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。
5、相关法律解释:
1)劳动合同终止:
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四十四条规定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劳动合同可终止:
劳动合同期满的;
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;
劳动者死亡,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;
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;
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、责令关闭、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;
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。
2)劳动合同解除:劳动合同的解除有协商解除、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情况。
协商解除:公司与员工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,协商且达成意见一致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;
法定解除: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法律规定的解除情形,公司和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
约定解除:公司和员工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,解除合同的条件达成时时,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。
02
劳动合同解除和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、期限和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?以及哪些情况下不得解除?
律小帅给大家整理了表格,让大家可以更加清晰地查阅:
(可放大查看)
现实中,公司在员工入职到离职的过程中随处都可能存在违法的风险,比起在劳动纠纷发生后再亡羊补牢,事前预防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因此,中小微企业一定要聘请法律顾问做好事先的法律风险防范。
如果你的公司需要法律顾问的需求,可以选择万律365针对中小微企业推出定制化全线产品——企业保。
(点击图片了解详情)
其中包含了一站式企业法律服务——常法顾问,可以帮助企业在以后的经营中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,特别是公司内部管理风险防控、股权架构搭建、规章制度完善、合同审核以及管理等,帮助企业从源头避免风险的发生!
除此之外,企业保还包括民商事案件全托式法律服务产品——诉讼保,匹配公司所在行业的专业律师为您提供从前期立案准备、一审、二审到执行,全链路的全权受理服务。
最重要的是,无论案件标的额大小、案件多复杂,我们都统一标准化收费,帮助企业高效解决经营过程中的商务纠纷。
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可立刻咨询
万律365,专注于小微企业的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!为您提供更高效、更专业、更具性价比的企业法律服务!